创新创业学院、江苏省技术转移(常州大学)研究院简介
发布时间: 2023-03-13 访问次数: 1841
常州大学在4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,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,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,形成了优良的创新创业基因和传统,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确定为三大办学特色之一。2017年,学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。2018年,学校成立了江苏省技术转移(常州大学)研究院。2019年,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,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。2020年,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,与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一套班子,两块牌子,同年学校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共建技术转移研究院协议,并入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。2022年,学校撤销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,相关职能并入创新创业学院,同年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。2024年,江苏省技术转移(常州大学)研究院并入创新创业学院,合署办公。
学院是具有管理与教学职能的二级单位,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。学院师资队伍日趋完善,目前设有管理教师7人,专任教师3人,兼职教师560人,其中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人,省双创团队2个,省双创人才11人,企业导师160人。
学院秉承“勇担责任,追求卓越”的常大精神,恪守“创新引领、务实笃行”的学院精神,坚持“三全四融合” (三全:面向全体学生、全体教师参与、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;四融合:思创融合、专创融合、科创融合、产创融合)双创育人理念。围绕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,确立了培育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,着力打造了具有常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。在全国率先启动培养技术转移研究生的“试验田”,积极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,打造“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”研究生创新培养平台,建立全省专业化、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。
学院办学成果丰硕,人才培养质量高。累计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“互联网+”大赛)国赛金奖11项、银奖11项、铜奖18项。年新增双创启蒙项目200余个,省级以上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130余个,高水平竞赛国家级奖项100余项,优质创业项目20余个。采用“项目制”联合培养技术转移领域“集萃研究生”,截至2024年7月,已培养445名技术转移研究生,已遴选220名技术转移校内导师和160名技术转移校外导师,已培训765名技术经纪人及技术经理人。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;获批国家社科项目2项,省级教研课题8项;出版省重点教材7部、新形态数字化教材1部;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、省级3门;教育改革成果获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等省领导肯定性批示3件。学院工作及成果被光明日报、新华日报、人民网、新华网、江苏教育网等主流媒体深度报道。